作者:徐建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成为我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和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优势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被西方国家认为 “非常擅长照搬甚至剽窃西方的东西,组织动员能力强,会动用大量的人力去做事,但不会创新”,您怎么理解这一刻板偏见?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5年。25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雨挑战,“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上的又一规律性认识成果。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数据及其基础制度的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必须要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守住安全底线,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数据高效流动使用、赋能实体经济。
作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此举必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全球通胀压力明显上升,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外溢风险增加,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如何让乡村致富能人打开视野、增长才能?如何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
近年来,我们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旗帜鲜明从战略全局部署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将保护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必须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严格实行党政同责、第一时间追责问责,使耕地红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充分尊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落实城市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新时期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2021年,人社部等部门启动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一年来,3.8万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极大满足了乡村振兴的人才需要。各地各部门着力健全培养使用体系,为支扶人员干事创业、成长成才搭建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