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小刚(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枫桥经验陈列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十年前的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十八洞村群众亲切交谈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也是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中国走得坚定和扎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主席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习近平主席多次在进博会上阐明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强调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中秋节不仅是阖家幸福团圆的时刻,更是联结海内外、各民族同胞团结一心的重要精神载体。人民网带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邀请专家解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主体性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的坚持与发展,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更关系文化活力的激发和增强。文化主体性强则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程度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8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提升干部这三种本领。当前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
作者:周琦 张意梵(分别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讲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坚持胸怀天下是
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理念,创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被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符合社会治理规律的科学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
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习近平: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这段话出自2021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视频致辞。 服贸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
【温故】 为学之道,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是学习深化内化的过程,目的是从学习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又是一年开学季,同学们,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古语寄语,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学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民政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民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