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要论> 正文
切实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
2022-05-24 14:26:2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胡薇(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智库评价室主任、副研究员);杜宏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勾勒了“服务大局、统筹全局、引领变局、开创新局”的蓝图,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把握《规划》核心要义,明确未来建设重点

  服务大局,强化政治意识。《规划》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着眼“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有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有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强化责任担当,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

  统筹全局,注重顶层设计。《规划》从全局视角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提出了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有助于三大体系规划建设各有重点又形成合力,杜绝彼此割裂和简单加和;《规划》着眼长远谋划,重顶层设计,抓关键环节,有助于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科学高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格局。

  引领变局,精准找准方位。《规划》有助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找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方位,为中国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实现变中有度、变中有进、变中有成;有助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深刻洞察世界格局变化,为世界发展廓清迷思提供出路,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给出回应。

  开创新局,把握战略机遇。《规划》以创新发展为重要建设手段,强调坚持守正创新,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我国改革实践中挖掘新规律、创建新理论、提炼新观点;有助于推进建设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产出具有真理性、思想性、实践性的重大创新成果。

  彰显学科中国特色,夯实学科体系建设

  学科体系在三大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学科体系缺乏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就会缺少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目前,我国已经构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下一步需要以此为基础,逐步提升学科体系的中国特色。

  同频共振国家需求,提升服务大局能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成具有多样化特点:部分学科相对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部分学科因源于西方知识体系而无法回答中国之问,部分学科对国家发展十分重要但发展状况仍不成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亟需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学科体系的引领作用,夯实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基础地位;二是积极回应国家需求,构建与党和国家战略、与历史发展路径、与人民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的学科体系;三是立足守正创新,加快超越“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的学科范式,加深学科体系自主性构建;四是坚持久久为功,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加快完善学科体系,加强统筹全局步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日益完善,但在基础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上均有提升空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亟需统筹完善学科体系:一是加快完善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推进基础学科既探索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又自觉传承和建设中华文化。二是推进重点学科优势突出,鼓励重点学科追求卓越、创建优势、凝练特色、推出精品,成为国家发展智库。三是创新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注重战略导向,围绕国家战略必争领域主动布局;注重创新导向,围绕世界前沿领域主动布局;注重问题导向,围绕国家重大发展问题主动布局。四是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建设人才阶梯队伍,确保人才建设不断档、不掉队,摸清不同冷门学科的发展规律,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避免“道”与“术”失衡,在变局中稳健发展。近年来,我国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对中华文化思想传承之“道”重视不足,另一方面又在追求成果累积之“术”上呈现出加速之势,“道”与“术”的失衡引致了“国际赶超”与“中国特色”失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亟需将中华文化作为定盘星:一是加强文化自信,在“古典科学”演进至“复杂性科学”的变革时代,中华文化思想内核的高超智慧是解决“世界之问”的重要之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深深根植文化自信。二是注重学科内部的精神文化建设,推进精神运行图式与物化运行图式协调发展,避免学科理念与学科功能混淆,以学科精神为内核引导学科建设,为学科发展进行内生赋能。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助力国家开创新局。我国学科体系建设要实现从数量赶超到质量赶超,从规模扩张到提档升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亟需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重大问题预警和攻关机制,完善成果分配和人才互聘机制,构建多种共建共享的联合模式,积极推进各地区、各领域、各层次的学科人才联合攻关。二是以激发创新活力为目标,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长周期规划与短周期变更相结合、常规调整与特色调整相结合、集中审批与特事审批相结合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三是继续推进学科评价体系优化,综合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多重视角,在“破五唯”的基础上,构建价值维度与功能维度、学术维度与育人维度、竞争与发展维度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体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肩负起时代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参与学科建设的具体活动中,应积极树立四个意识,方能肩负时代使命。

  树立政治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作,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工作全过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积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学术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主动扛起国家发展重任;回应人民现实寻求,用好调查这个传家宝,走出象牙塔,走进群众中去,直面现实问题,脚踏实地做真学问,把学问做到群众心坎里;从人民实践中汲取智慧,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创造学术价值,提出对党和国家发展有益的真知灼见,认真做出能够经受得住人民检验的研究。

  树立使命意识,厚植勇担时代责任的家国情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使命感,葆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怀,秉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坚守哲学社会科学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做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贡献者;把握时代脉搏跳动,审慎挖掘时代问题,严谨思辨时代危与机,做好时代图谱的书写者;汲取众家之长,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看家本领,基于中国实践创建中国理论,从历史性成就中挖掘深刻原理和内在逻辑,做好中国理论的创建者;用好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解释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势和典型经验,助力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做好中国实践的解读者。

  树立问题意识,坚守回应国家之问的理论自觉。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立足中国当下的具体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国际社会当下的复杂变化和未来的变革局势,用敏锐觉知和精准判断发现当下存在的改革风险点、关键制约点、发展堵塞点;要勇于提出问题,“双百”方针为广大工作者积极发声创造了良好环境,勿需因为好面子或者担心说错话,而不敢将发现的问题抛出来;要积极解答问题,要有回应重大问题和前沿难题的理论自觉,事不避难者进,给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树立创新意识,构建自主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创新既是国家发展驱动力,也是实现学术价值的根本途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在全局课题、战略问题和前沿难题上积极开展创新,还要注意创新工作不能脱离实际情况,提出的创新方案要实现建设性与实操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要注重推进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体系交融,积极开拓新视角,为创新提供丰富的思想营养和可供选择的创新方法;要有承担创新失败的勇气,有对创新失败容错的心理调适策略,有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智慧,有无论失败多少次都能再试一次的勇气。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