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何家冲全景图 王伟/摄)
游客:来到何家冲,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风景优美,环境怡人,空气可真新鲜啊!
导游:那可不!何家冲是信阳市罗山县铁铺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大别山西端的鸡笼山西北坡,是一条隐匿在大别山腹地中长约 4公里的山沟。这里三面环山,峰峦叠嶂,清澈的九龙河由东向西蜿蜒流过。
(红二十五军纪坛 詹明中/摄)
1934年,红二十五军在这里集结出发,艰苦转战,率先抵达陕北,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结束长征、会师陕北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独具特色的光辉一页。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集结地标志——银杏树 图片来源: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游客:村口这棵银杏树这么高大,有多少年了?跟红军长征有什么渊源吗?
导游:这棵银杏树已经有八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当年红二十五军的将士们就在这棵树下集结宣读长征宣言,誓师出发长征。1996年,这棵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全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一个以树命名的“国保”,被誉为“中原大地上的绿色纪念塔”。
(何氏祠 图片来源: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红二十五军作战参谋室 图片来源: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游客:当年红二十五军为什么从何家冲出发呢?
导游:由于整个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为有效地保存革命力量,减轻苏区压力,1934年11月14日,开完花山寨会议的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在何家冲集结。经过休整,于16日晚,全军2900多人从这里出发,西进北上,跨过平汉铁路,血战独树镇,跳出敌人的围追堵截,出伏牛,进陕南,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旧址——何大湾 王伟/摄)
如今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主要包括有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军部旧址——何氏祠、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医院旧址、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标志——古银杏树以及红军碾等几个部分。1996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百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基地之一;2010年10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12月份何家冲景区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图片来源: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出品,聚焦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述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 陈松 罗曼